标签归档:黑苹果

黑苹果折腾手记(二),安装过程

下面开始讲黑苹果安装的过程,还是一样,教程里面有的我就不重复了。

我们安装软件都有一种不停按下一步而不看内容的心理,我第一次安装黑苹果就是败在这里了,在标题为安装摘要的窗口里面,下一步就会开始安装,这个时候其实窗口左下角有一个按钮“自定”,这里是用于选择安装时候附带的软件包的,包括引导程序的选择、显卡声卡网卡的驱动选择,这里面就驱动部分要仔细选一下,例如我显卡选的Natit的驱动,声卡VoodooHDA0.2.6(后来发现这样还是没声音,后面进去系统之后再装了另外一个东西才行),以太网卡RTL8169。还有个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PS/2键盘,后面我选了Voodoo PS2(默认是没有选PS/2键盘的)。我是笔记本电脑,我第一次没有“自定”安装的时候就检测不到键盘,我就奇怪了这键盘还得驱动,其实还真要,USB键盘和PS/2键盘有点不一样。

完了之后就可以开始安装过程,这个的速度跟光驱有很大关系,我光驱就是快挂了的那一种状态极其不稳定,有一次我是17分钟,有一次则装了超过一个小时。这里顺便提个东西,安装过XP、Win7、Ubuntu、CentOS、黑苹果等等,感觉黑苹果的安装体验最棒了,苹果不愧是苹果。安装完的时候,总是会提示你安装失败让你重启再试什么的,这里一般是说没办法写入启动信息。在上一篇里面我讲过我机器之前的状态时Ubuntu+Win7共存,主引导程序是Grub。机器启动的时候会是Grub菜单让我可以选择要引导哪个系统(后面再说Grub如何伟大)。而这黑苹果安装完说失败要求重启,重启之后直直的进入了win7,明显安装的时候主引导程序已经被破坏,而由于Win7在C盘第一个主分区(激活状态的)所以Win7被直接引导。

后面我要实现Grub引导三系统共存可选启动,所以grub还是要修复回来。这个时候用到的是Ubuntu的live cd。用它启动之后打开终端,重新安装Grub引导程序。命令如下(后面#开头的是注释不用输入)

sudo -s                                                                 #获得Root权限
mkdir /mnt/root                                            #创建一个目录做挂载点
mount /dev/sda12 /mnt/root                 #挂载sda12到上面创建的挂载点,这里sda12是我ubuntu所在分区
mount -t proc none /mnt/root/proc    #重新挂载proc
mount -o bind /dev /mnt/root/dev      #重新挂载dev
chroot /mnt/root /bin/bash                    #切换系统根目录,windows你敢这么干么?
grub-install /dev/sda                                   #重新安装grub

完了之后就可以重启了,这时候grub引导又回来了,之前的引导菜单还会在,那么这个时候如何进入黑苹果呢。我们可以在grub菜单出来的时候按c进入grub命令行,敲入命令

set root=(hd0,14)               #设置启动的根分区,我这里黑苹果的分区是第14个
multiboot /boot                  #启动相关文件 存放在启动分区的/boot里面
boot                                          # 开始引导启动

完了之后就引导到黑苹果里面去了,接下来会有一个配置过程,像用户名密码、时区什么的,这些也是找找教程里面有,不重复,配置完之后就可以开始使用了!!那后面我们要进入黑苹果每次都要在grub那里敲命令么?不是的,下面可以重启进入一次Ubuntu,安装一个叫做grub-customiser的软件,这个软件顾名思义可以自定义grub,安装之后打开他会扫描硬盘上面的可启动的操作系统,Mac OS明显会被发现,这就是grub的伟大之处。它可以引导很多不同类型的系统哦,linux/win/mac通杀,使用这个工具还可以调整启动菜单,包括显示的项目(你可以去掉一些内存测试和旧版本linux内核的启动条目)、默认启动项目(你可以设置成默认启动win)、等待时间(之前宿舍里生哥不小心把等待时间弄成0就选不了引导了)。

现在这个Grub的引导菜单文件(grub.cfg)是存放在Ubuntu所在分区里面的,所以后面你重新安装黑苹果的话菜单文件是不会丢失的,所以grub引导菜单上面的Mac OS条目还在(当然安装黑苹果破坏grub引导程序之后重新安装grub还是必要的),不过你会发现这时候选择它并不能正确引导,原因是安装Mac每次都会生成一个uuid,你打开grub.cfg会发现,而因为重装黑苹果过后这个uuid变化了,所以引导失败,你还可以用grub-customiser再生成一次,要不也可以手工改grub.cfg把黑苹果引导的那一块换成上面的三句,不用uuid一劳永逸。

安装过程到这里就就完结了,看看字数又一千多了。安装完之后可以用,但是这是10.6.3的版本,现在很多程序例如Evernote要求10.6.6以上版本才能用,那么接下去我还会写一篇关于升级和备份的相关问题

黑苹果折腾手记(一),准备阶段

早一个星期不知道为什么就很热血的折腾起黑苹果。之前觉得自己对于操作系统还算了解,包括linux,但是唯独没有试过Mac OS。之前自己一直比较偏向软件,然后偏向web方向研发,也去关注前端关注体验,也很想知道苹果系到底是以如何的体验得以吸引这么多用户。没有钱钱买白的苹果,就黑下吧……

废话完,介绍下我机器本身环境,笔记本,型号华硕A41e667id-sl,系列名字是K40ID,
CPU: Intel Core 2 Duo T6670
显卡: Nvidia Geforce GT320m
内存: 4G DDR3 1333Mhz  自己升级的
有线网卡 Realtek RTL8169
无线网卡 Atheros AR9285
声卡  Realtek ALC269

为什么要晒硬件呢,这是因为,折腾黑苹果这个“折腾”,很大一部分是在折腾硬件驱动,Intel系的东西弄黑苹果应该会比较顺利(至少教程是这么说的)。

对了忘了说一个纠结的问题,就是我那个已经非常满的320G的硬盘。除了win7,我的机器上还有装ubuntu(分区号12,还有分区号为13的swap分区),引导工具为grub,win7+ubuntu双启动菜单。我先是在ubuntu下虚拟机安装黑苹果成功,然后就迫不及待要在本机硬盘上装了。

为了腾出空间,我删了ubuntu下虚拟机中的xp和黑苹果,我还删了一堆东西,才有了大概25g左右的空间腾出来。有些人说黑苹果必须装在主分区,然而实践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另外,下面介绍一个分区相关工具gparted(http://gparted.org/),多语言,基于linux live-cd的方式启动使用。这个工具很有用,可以调整分区大小甚至移动位置(例如几个分区各能挤出一点空间,挤出来之后将这些已有分区移到一起,把挤出来的空间合并为连续的空间给新的分区,我就是这么干的),而且该工具号称是安全的,无损转换。(实际情况我调整过后,进入ubuntu和win7都要求扫描磁盘,win7下面的扫描还好像发现丢了几个目录)

关于黑苹果的安装来源,我是使用的经典的东皇2.2 雪豹10.6.3,而且我刻了盘。后面折腾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工具叫做YUMI,这个工具可以用来制作启动u盘/移动硬盘等,他的亮点是可以引导各种iso镜像(我一度以为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格了光驱/光盘的命),他利用了syslinux,对于linux系镜像可以自动解开文件并且引导内核,而对于一般的/未知的可启动iso则自动使用grub来做引导,有一个简单的gui程序方便的添加和删除iso镜像。

不过这个方式其实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像是引导黑苹果的安装盘iso。安装黑苹果要求开启ACHI模式,不开的话会明显卡在安装盘的引导过程中(具体卡在那一句我没记,如果你也卡住了,上网查下就会看见说是ACHI的问题),很多主板bios默认ACHI设置是关闭的,显示的是兼容模式(compatible),对于我们现在笔记本电脑来说,硬盘光驱基本都是SATA串口连接,IDE基本绝迹。开启这个东西问题不大,对于windows,如果在安装系统之前没有开启ACHI,后面贸然开启,进系统就蓝屏。别紧张,先用兼容模式(关BIOS ACHI设置)进入win7后修改系统注册表,禁掉MsAchi驱动的启动就好了,具体方法自己搜索。Ubuntu到没有这个问题,开启ACHI一切正常,还解决了之前的一个问题。我之前Ubuntu重启的话不能断电,关机倒是正常,单单是重启会卡在机器完全停了,电源灯还亮着这个情况。

扯回去上面说的移动硬盘启动,直接引导ISO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正是因为ACHI,usb接口的启动U盘/移动硬盘,我搜了很久都没发现他们跟ACHI能扯上关系,所以理所当然有出现了卡住的情况。对于一般的Bootable ISO,我还是推荐用移动硬盘启动引导这种方式,一来移动硬盘读写比较快,二来省了刻盘。

没想到这准备阶段都能写千把字,为了控制文章长度先打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