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刚上大学时候写的一篇文章,当时只发布在我的qq空间,记叙了我在大学之前与计算机结缘的相关事情,文字图片可能都相当的幼稚和狂妄,但那毕竟是我成长路的一部分,现在转到博客这里来,并做了一些增补(红字标注),没有删改。大学即将完结,后续准备下篇我与互联网,讲讲大学这几年
============================================================================
我与电脑 2010-10-2 00:40 阅读(150)
十一宅在家里没事做,突然想去回忆一下自己的电脑史,这个好像也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臭美ing),我就把它写下来吧。本文字数接近三千七。
【小学时期】
三年级,那时学校有一个电脑室,全是跑dos的机器。电脑课的话,大家集中到电脑室,也没什么,主要是玩玩一些小的dos游戏,俄罗斯方块,海龟画画之类的。(海龟画画那个东西可以说是一个编程的启蒙,海龟画画的核心就是不停地输入指令和参数,控制屏幕上的海龟也就是画笔的转向、提笔下笔、画线等,可以体验到计算机服务于人的指令)那时候有一个同学负责协助老师,把软盘插到电脑里,帮同学逐个打开那些游戏。印象中是输入几个指令就开好了,那个同学姓欧阳(欧阳同学,我还记得你),和我是好朋友,好像一直到高中都还是同校,有碰头,有聊天。
后来大概是四五年级吧,学校引进了4台“多媒体电脑”,装的win me的系统(有个叫做GUI的东西了,比dos好)。不知道当时我做的什么职位,反正是负责让同学在电脑室外排好队,有序进入电脑室,我那时也借机排头坐到多媒体电脑那边去(占便宜)。当然了,课上老师会不断地让轮换同学去耍那多媒体电脑,不过其实也没什么耍的,最多是玩玩金山画王。(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讨论哪里填什么颜色之类的……)
另外,有一段记忆,时间顺序搞不清了,应该也是在小学阶段。就是姑妈把她家电脑给到我家了,那电脑可是一代经典啊!该电脑来的时候附带一大盒软盘,还是那种5.25英寸软盘,90后一般没见过吧,上个图看看。
那个电脑听姑妈说要用一个系统软盘来启动,但是反正最后也没用起来过。那个电脑没有鼠标的,不是没配,是根本没鼠标的接口,可能那时候鼠标还没发明呢。后来的拆解(小时候拆解是强项,扯远了)(拆开把所有好玩的东西拿出来了,例如光敏电阻、步进电机等)发现这个电脑跟我们现在的电脑真的很大差别:cpu不需要风扇(maybe因为不快,所以发热量不大,用不着风扇来散热), cpu也不像现在的插在插座上,而是直接焊死在主板上;内存条很小的一条(体积小),单面的,上面只有两块ic(集成电路);没有硬盘,也没有光驱;有两个软驱,软驱用一个旋钮来关门的;还有就是那是卧式的机箱。
还有的记忆就是,qq。那时候不叫qq,叫oicq。当时国内还有一家出的ticq的,记得当时ticq好像比oicq更好用,那时候oicq注册个号码都难于上青天。基本要半夜去申请。(那个时期还不知道qq有什么好玩的,多是在亲戚家里玩大富翁)
【初中时期】
是初中那时候开始的吧,鬼使神差的迷上了电脑知识(但是我有自己的电脑时间是在高二的五一节,后详)。那时候家的附近有一家新华书店(我从小喜欢看书,经常跑书店),然后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那时开始大量阅读书店里的那些电脑书籍,当然了,其实只有两个架子的电脑书而已。不过我不挑吃,我什么都读,还有意识地记。读得最多的应该是操作系统方面的吧(显然不是计算机专业里面的操作系统相关的,也就是类似于windows操作技巧之类的书),然后开始对做网页之类的感兴趣。
记得是初二吧,我开始接触信息学竞赛。当时学校组织的比赛培训班报名超级火爆的,有六七十人吧。老师很高兴,还跟大伙说,打字不快的就先回去吧。我当时就是不愿意走,但是我当时打字肯定不快的,没电脑嘛。结果课上了两天,人几乎都跑光了,剩下个位数。然后我就理所当然的珍惜机会留了下来。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接触C语言,当时没啥上机的(记忆中有一次去老师的电脑上,turbo c,弄个死循环,死机了要重启),就是讲课而已,用的教材是国家二级C语言,那教材我现在还留着,上个照片。
那个老师叫李冬,很感谢他,我的C语言基础有赖于他。虽然那时候他的粤语实在有点难懂,结构体他说成“自救体”。初中参加了两次信息学竞赛吧,只拿到市里的奖,嘿,奖状找到了一个,上个照片。
另外,做网页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也是李冬老师指导的。那时候还是做静态的html啦,而且是用傻瓜frontpage,也算是启蒙吧。当时觉得做个网页放在网上很拉风,就是感觉可以有一个地方放着你自己做的东西,然后全世界都可以看得到。(不知道何来的优越感,全世界就没多少人认识我)当时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断的寻找免费的网页空间来放我的小网站(记得的相对最稳定的是ik8.com,这货还没有开放ftp权限的,当时要在网页表单里面把网站文件一个一个上传,还有就是挂了当时很流行的免费网页留言板iframe,算是静态网页年代最开始的可交互动态元素了),可惜免费的午餐很可能今天还有而明天就消失了。我记得初三我做了一个同学录系统放在免费空间上,就是这样灰飞烟灭的。
(找到了一个图,我最开始做的网站的样子,打印版会丢失一些信息,反正就是一个表格吧,然后还去找一些网页特效,什么飘落的枫叶啊什么的,javascript可神了)
初中我继续努力地吸收大量电脑知识,那时候没电脑就跑亲戚那里,跑过四五个亲戚(四五家)那里。其实电脑还算是比较私人的东东啦,所以其实这样借用也不太好。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大姨妈那里用的电脑,感谢她给了我电脑实践的机会。基本上每周日早上9点至12点,放暑假的时候天天去,有时早上去大姨妈那里,下午去三姨妈那里。有时因为某些原因会导致回家吃饭时间晚了,但是爸妈都没去怪我,可能他们也是理解到我对电脑实践的渴望吧。用电脑的时间很珍贵,所以我基本不会去玩游戏,这是个好习惯。
当然了,我也有狂玩电脑游戏的一段经历的,玩QQ堂、泡泡堂、跑跑卡丁车、梦幻国度什么的,到后来基本都不玩了(最近有小玩一下qq堂)。其实个人认为玩游戏特别是网游超级浪费时间,有的人还会浪费金钱在里面。不过我觉得这个只能靠自己了。(各有个的选择吧,做游戏也不容易啊)
当时还对黑客什么的感兴趣,所以大姨家的电脑坏过不少次数,基本都是系统崩溃什么的。(玩什么灰鸽子啊、winrar自解压木马之类的)不过到后来我自己修炼成电脑修理工了,帮同学修,还帮老师修,都是义务劳动。语数英物理老师的电脑我都修过,当时还处理过熊猫烧香之类的、重装的。像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一直到高中都有联系,虽然很多时候联系我是为了修电脑。今年暑假还有到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那里修过呢。可是我基本上是“吃软不吃硬”,就是我可以解决很多软件层面的问题(操作步骤,要点哪里我都会去记住),但硬件层面的知识很缺乏(当然后来也有去吸收硬件方面的知识)。那时候大块的还去弄过winpe、vb、ps、批处理、ghost、系统封装刻盘什么的。(当时就发现了修电脑的可赚钱了,当时我们那里重装一次收30块,但是买一个光盘5块钱,还可以反复装,这不是无本生利吗,而且都用ghost什么的很快就装好了)
【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在我的电脑生涯里面超级重要!!!我的高中,中山市实验高中,很好。教室有电脑,敞开的放在那里,于是我开始疯狂的使用它研究它。它是很低端的机器,128内存&800mhz的cpu,跑win2k系统。平时用它来给老师放幻灯片用,课间也会用来放放音乐。我当时使用它有多疯狂?(确实是很疯狂)我会早上6点起来6点过5分就到课室为了用上十五分钟;中午12点放学过后用上半个小时或以上,有时还导致中午饭吃不上,小卖部方包一个绿豆沙一杯解决。傍晚早早来到教室继续用电脑,晚修过后有时也会。高一开始经常四周才回一次家,周日放假没回家就呆在课室电脑前一整天,中午饭也省了。这些说出来实在疯狂~~然后那台机器其实不算太慢(悠着点用就不会死机),不过这样也正好锻炼了我的耐性。
那台电脑有还原卡的,弱密码,我给改了,存些歌进去。关于网络,一开始是简单的ip段限制,后来radius拨号认证,到后来越来越复杂,反正我总有办法上到网(这里还得感谢当时高二的师兄张庆雨的指点,在一个无聊的夜晚他教会我怎么在教室上网,后面限制多了之后我就各种想办法,包括自己写了一个键盘录制的小工具记录教师登录ftp的密码,就有账号上网了)。然后上电脑课的话,电脑室机器有万象网管,Lanstar教学网络系统,都给破了,还拿到了一个关键的密码让我后来在学校的网络里面进出自如。(这是因为那里到处都在用同一个弱密码,而且是有意义的并且我识别到了它的意义,这里的安全确实有问题,服务器的root密码、机房机器的windows登录密码居然是一样的,然后万象网管自动登陆windows所以里面保存了明文的windows密码)我后来又吸收到一些服务器的知识、网络的知识还有涉“黑”的知识,包括远程桌面,linux,win2k3,apache,mysql,proxy,x-scan扫描等等。(很多次我连不上我已经留了后门的服务器的时候,我就通宵开教室的机器扫描整个局域网,有很多是win2k3的机器,而且不少上面还有重要的业务,例如电子改卷试卷扫描的存储机器,因此我还能拿到我试卷的图看到我做的题目是怎么错的)
到后来网络那边限死了,我就在那些win2k3服务器上面放proxy。这里面我又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病毒伪装的伎俩,到现在我都不怕病毒木马什么的,看见了大不了就手工杀。当然了,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来个杀毒软件的,确实不行就重装(本人鄙视重装)(后来发现其实不是什么场景都适合折腾的,有时候重装一下双方都省时省力,但我自己的机器我没有重装过,买了ssd新装系统不算)。我用putty(原来putty用了这么多年了)进linux主机又发现了学校数据库、ftp那边的信息,还有学校的网站。果断将自己ftp空间大小由20m调到无限大(所以当时很多资源得以保存,包括每天逛论坛手机的人家放出来的一些小东西的源代码,还有很多教程,当时都保存成了mht),到高三最后我准备带走我ftp的东西时,却发现我ftp的东西有将近20G。其实后来我有主动跟信息科的头头老师坦白了,他说我像个恐怖分子,不过他对我也信任了。
信息科老师很多我是很熟的,这就涉及到我高中参加信息学竞赛还有做网站的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的比赛奖状也上几个。做网站那边有一次赶作品在电脑室干到11点,老师陪我回的宿舍。(那时候参加比赛太拉风了,公然晚修/上课的时候看C++啊什么的计算机书,一堆大部头放在桌面上,老师还走过来翻了下,然后就呵呵了)
(这个参赛的作品网站可以在这里看到:http://m.jianhome.cn/oweb,不过貌似在ie8,chrome等较新的浏览器中显示不正常)(这是我的第一个域名,曾经还备了案,现在已经废弃)
高中参加信息学竞赛有一次进了决赛(省赛),那次真是长了见识。决赛形式为上机编程,好像是4道题3个小时,赛场进门就还有士力架巧克力棒和矿泉水派送,给你在比赛期间吃的。我还打算留作纪念呢,结果一到比赛中段,整个电脑室撕巧克力包装纸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也有点饿忍不住就吃了。那个每道题十组测试数据测试你写的程序是否符合题目要求,通过一组得十分,就是说给定的输入要得到正确的输出,要完全一样,决赛我当时只拿了100分(很好听的一个分数)。这年是我校首次有考进决赛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没想到高中备赛时研读的c语言程序设计还有上机指导那两本书换了个绿马甲在大学又见面了。(红色封面C++,绿色封面C语言,谭浩强)
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偶遇易语言,当时不知道怎么着发现它的,搜索引擎无意中搜到的吧。接触易语言3天后我写出了第一个实用性的小程序,在电脑课上用来快捷下载qq的。(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就是当时大家都有一个需求就是上qq,而机房没有,大家必然先打开百度,搜qq,再下载安装,于是我写了一个qq下载器,自己第一个抢先到机房,然后架起本机的web服务,然后把访问地址告诉同学,后面改进还包括多线程分段下载什么的)这个让我很兴奋,以前弄vb没弄起来就是因为很难做出来成品小程序,易语言方便多了。然后高中三年我用易语言做了很多的程序,有的还被报刊(电脑爱好者)、下载站收录过,易语言的话我就不再卖广告了。我知道,不能靠易语言吃饭的,用来赚点外快还可以,我暑假就有过几张单。(确实是通过写程序赚到的第一桶金啊,写的什么游戏辅助工具啊之类的不是很正经的东西,还有邮件服务器都写过,专门人家批量注册号码之类的批量收邮件提取注册确认链接)
对了,还有我自己的电脑这个话题。我是在高二那年的五一节有的电脑,那是我姐上大学用过的电脑,还很不错。当时我一个人,五一放假的前一天嘛,从学校出来,到姐姐出租屋里去拿那台电脑。那是最大号的机箱,17寸液晶显示屏,加上我的一个背包,一手提一个去挤公车,一次性拿回家了。想想都太强悍了,一手拿个机箱耶~~机箱当时放在箱子里再放在一个大布袋子里面,本身体积就大,我又不算高,不能让东西触地,但提着又很辛苦的说。一路上那袋子的两个提手四个连接点断掉了三个。姐当时说拿不完可以分两次,我可不干,我还是顽强的把它带回家了。(死也要弄回去,只拿个显示器或者机箱算什么,没得玩)
【大学阶段】
大学终于是有了自己的本本,感谢舅舅,本本是自己选的,华硕A42E667id-sl,很好用,够用。没了,待续……(等待下篇吧……)
还记得那时,鸡冻的读了好几遍。
牛叉的孩子…
博主真的好牛逼啊,我对网络这方面也很感兴趣希望能向你学习。